呃,有五蕴皆空一说,实不知为何成了四蕴,看来已放下了什么
五蕴皆空出自心经中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
意为:佛佗在观禅入定时,悟到深处,证悟了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这五蕴皆为虚相,并非世人所感觉到的那样,这样的超脱能帮众生去除自身的痛苦
大致如此,修为还不够,不能解释得很完美
皆空而不执着于空,连空也要放下,是要众生不执着于诸相,不要为了放下诸相却又迷失在空中
心经的大意在于让众生认识世界的本质,不执着于诸法诸相
这有心经的解读
http://bbs.cz88.net/viewthread.php?tid=314121&extra=page%3D1%26amp%3Bfilter%3Ddigest
[ 本帖最后由 风云浪人 于 2011-5-30 13:28 编辑 ]
五蕴皆空出自心经中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”
意为:佛佗在观禅入定时,悟到深处,证悟了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这五蕴皆为虚相,并非世人所感觉到的那样,这样的超脱能帮众生去除自身的痛苦
大致如此,修为还不够,不能解释得很完美
皆空而不执着于空,连空也要放下,是要众生不执着于诸相,不要为了放下诸相却又迷失在空中
心经的大意在于让众生认识世界的本质,不执着于诸法诸相
这有心经的解读
http://bbs.cz88.net/viewthread.php?tid=314121&extra=page%3D1%26amp%3Bfilter%3Ddigest
[ 本帖最后由 风云浪人 于 2011-5-30 13:28 编辑 ]
